“哇呀呀呀呀!!!!”
王城城满脸震惊的看着正在不断碎裂的石壁,甚至还自动配了音。
他感觉,中·央黄龙这一次重要要现身了!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青龙之木,已经被朱雀之火烧成灰烬,落在地上变成黄龙之土!
按理说,灰烬原本应当是一吹就飘散的东西,然而由青龙之木通过朱雀之火烧成的灰烬,刚一落地,就像是长在地上般,迅速融于大地。
原本正在不断塌方地面,石壁,以及回廊顶部,整个回廊虽然还在剧烈摇晃,但这些地方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恢复着。
只有刻画有四方神兽的壁画,依然在塌陷,或者说是融化更准确一些。
连接着四方神兽的壁画,犹如冰雪遇到烈阳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融化着。
渐渐的从四方神兽所在位置为起点,出现四条通向中·央的通道。
在正中央的位置,一条由土黄色构成的五爪黄龙,正昂首挺胸的站在那里,仿佛正压世间的至尊般,无上威严,高不可攀!
与东方青龙不同的是,黄龙竟然生有双翼,如凤凰般的羽翼!
仅仅只是远远观看,便给人一种心悦诚服的感觉,让人忍不住的想要顶礼膜拜!
黄龙也被称之为应龙,夏国神话传中一种有翼的龙,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先关记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夏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中也有记载:“天有九龙,应龙有翼!”
《左传注》称应龙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
《文选详注》曰:“忽荒,天上也。昊苍,皆天名也”。
《淮南子》:“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
《镡津文集》:“羽嘉生应龙,应龙生凤凰!”
另《淮南子》中还有记载:“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
汉代许慎认为飞龙亦有翼之龙,疑飞龙即应龙。
在商周的铜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带翼蛇身龙纹的应龙形象!
可以说应龙在夏国古时候,一直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每朝每代,都会刻画应龙纹,祈求国泰民安,祈求风调雨顺,将应龙当做图腾对待。
这也是夏国现代人称呼自己为龙的传人的原因!
黄龙之强,震古烁今,四方神兽在他面前,也只能俯首称臣。
当中·央黄龙出现后,四方神兽全都发生了改变,纷纷面向中·央黄龙,凶狠的气息消失不见,圣洁的光芒从他们体内绽放。
他们依然很凶猛,但却更加的威严,如镇守一方的大神般,挥斥方遒,鹰击长空!
四条通往中·央的通道,像是四条神锁般,连接着四方神兽以及位于中·央,犹如九五之尊般的黄龙。
“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
黄龙执绳而制四方,便是此时场景的真实写照!
四方神兽,毫无异议,全都在第一时间,俯首听令!!!
“竟……竟然真的出现了一条黄龙?!”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