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炫书吧>穿越小说>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第204章 魏军出师救援赵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4章 魏军出师救援赵国(2 / 2)

送走众人后,林风环视这个相较未来简陋得多的洗手间,决定明年前在这里启动简易自来水工程,进而增加淋浴区,方便探索更多乐趣……

至于在咸阳推广自来水计划,则有些不切实际。

毕竟与免费井水相比,自来水势必收费,这种额外开支会引起百姓反感。

不过如果仅限山庄动工,并按照工种时间付薪,百姓还是会抱怨。

只是这次骂的不会是林风,而是负责招工的匠师,为何不多雇佣几人!

而且为什么不招我!

这就是大户人家的困扰——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

然而身为穿越者的林风知道,后世众多戏本例如某出才子佳人悲剧表明了一个道理。

舆论需要引导,矛盾应予转移。

必须在百姓心中树立一个理念:皇帝圣明,是天命所归,关爱百姓如子女,所有苦难皆源自官僚过错。

所谓不满现状却支持最高权力,莫过如此。

所以哪怕放弃日间的娱乐,他也要于午后抽出时间召见候启。

酷吏,就是打开局面的利器!

秦吞并六国后的首要冲突在于日益膨胀的中央权势与长期涣散的地方豪族。

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那些世代享有特权的贵族后代。

此刻称作豪门,若干世纪后就叫做世家。

参考刘玄的经历,治理地方豪强需依靠两点:其一强大皇家卫队,另一便是严厉执行者,也就是俗称白手套!

林风记着,刘玄执政某年期间,东部地区民众打着‘贵族平民皆可为君’口号起义抗争。

随后刘玄命令包括严刚在内的十余位“锦衣钦差”奔赴事发区域,严格监督地方官员军队平息骚乱。

因为决策果断强硬手段,各处农民抗争很快被扑灭。

现在林风所面临的状况与他极其相似。

手中拥有来自关中军功显赫家族组成的强悍皇家卫士以及长城沿线北地至云中的等效战斗部队。

所缺少的,是一批甘愿充当朝廷利爪的法学学者!

至于现有的司法体系,在林风考虑之外。

兼职法官与专职反对者的御史,虽然经过现任领袖张苍大规模换岗,林风却不打算把他们当作酷吏。

计划运用他们的批判特性,把所有阻碍全部驳得体无完肤。

为达成目标,林风学习后世传说源于明朝的规定,给御史们引入KpI系统,每月必须递交举报一定数目的官员文书,即便是捏造也要构罪名,不然轻者削减薪资降级重者移交司法惩处!

当然,是否受理取决于林风意愿。

毕竟大秦处于一个人治社会,虽有详尽法律却普遍违反随意执法…

至于从外引入执法助手,是林风悠闲时重新整理起始之皇三十六年多件重大事件。

兰池宫内,勤政殿。

胤离注视着跪在自己前方二十步远的一名男子。他身着长襦,腰系皮带,腿缠裹腿,头戴赤钵,一副五级大夫爵的装扮,乃是别部司马侯澜。

胤离稍作思索,挥了挥手,示意侍从将面前一盘韭黄炒蛋赏赐给侯澜。

从他的角度看去,远处那名约莫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先是怔了一下,接着眼中竟然泛起泪光。

“臣……臣谢陛下!”侯澜语气哽咽地答道。

胤离心想,无论侯澜是否演戏,至少今日推食之举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可转念一想,或许是他多疑了。毕竟近来研究资料入迷,总怀疑人人怀二心……

回忆起召见侯澜之前的资料查阅。

侯澜,出身河内郡共县(即今河南辉县),姓姬,家族源流可追溯至先祖叔段,也就是中学课本《郑伯克段于鄢》中的角色。

当年叔段兵败后辗转逃亡至共地,故又被称为共叔段。叔段死后,郑庄公封其子共仲为侯氏,遂成共县望族。

到了侯澜的高曾祖父一代,尽管门第显赫,但家道贫落,直至七十岁还在大梁(即河南开封)当城门看守。

恰如平原君所言:“贤士处世,好比锥入袋中,锋芒必露。”

有一年,秦军进攻赵国,围困邯郸。

赵国危在旦夕,派使者向魏国求救。

魏王遣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往增援,却因秦国施压,命晋鄙滞留邺城(今河北安阳北部),在距离邯郸四十多公里之处观望不救。

信陵君数次请魏王发兵无果,反遭严令不得擅自行动。

此时,侯澜的高曾祖父献计,建议信陵君借助魏王宠妃如姬之手窃取虎符,进而假传命令夺取晋鄙兵权,调动魏军出师救援赵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