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由检自身的问题也是一个方面,可如果仔细想想,但凡有人能帮他,或者说有强力的支持和值得信任的后盾,朱由检也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大明也不会变成当初糟糕的局面。
这其中就有宗室的原因,宗室被废就是出自于成祖朱棣,朱棣的这种行为也造成了后期的恶果。皇帝连作为亲人的宗室都信任不了,宗室怎么可能信任皇帝,再加上历任皇帝都把宗室和猪一样养着,两百年下来,这些宗室还有什么用处?
“您还记得唐王么?”朱慎锥问,不等朱由检回答,朱慎锥悠悠道:“当年建奴入关,兵临京师,众宗室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只有唐王朱聿键却以亲王身份起兵勤王,对朝廷一片赤诚,如此宗室你非但不用,反而把他抓了起来囚禁削籍为民,难不成在你看来,堂堂宗室连臣子都不如?我们朱家血脉自己都不信任,这天下还能信谁?”
“朕……。”朱由检下意识要反驳,可话在嘴边却不知如何说才好。当初朱聿键勤王被他知道后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反而是愤怒和恐惧,因为对于朱由检来说的确是这样想的,因为他觉得对藩王的防备之严更甚臣子,藩王就应该乖乖呆在封地好好过日子,绝对不能插手政务,要不然就是意图谋反。
可问题朱聿键并没有谋反,反而是坐在自己面前的朱慎锥以宗室身份登基成了当今皇帝。再加上刚才朱慎锥的这番话,让朱由检心中有些迷茫了,难道他一直防备的藩王宗室是错了?可这却是当年成祖制定下来的政策啊,怎么可能有错?
朱慎锥的看法和当年的朱棣不同,在他看来宗室其实并没那么可怕。虽然宗室要防可没必要这样防,把宗室全当废物养,一旦国家有事原本因为作为皇室最有力支持群体的宗室反而成了摆设,这是一件好事么?
而且大明历代皇帝本就在搞政治平衡,用太监和司礼监,还用锦衣卫、东厂、西厂乃至内行厂,不就是因为皇帝没有帮手么?在勋贵不堪重用,宗室又废了的情况下,皇帝不这样干能成?要不然还不得被文官集团给压的死死的?
所以朱慎锥继位后改变了宗室政策,取消了宗室实封转为虚封,当然对于之前实封的宗室暂时也只能延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的改变也是必须的。等到宗室没了这些权力,那么就没必要那么对宗室进行防范了,培养宗室中的人才,以其作为皇家的外围势力,非但不会影响到皇权稳固,还会借此力量压制住文官集团作为外援。
此外还有勋贵阶级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大明两百年来的根本问题。再者,朱慎锥所提出的对宗室的分封实际上和之前的分封也有着极大区别,他要的分封不是朱元璋时期的以亲王塞边,掌控军权拱卫皇室,这样做的风险实在太大,更可能造成朱棣和自己类似的情况,但假如用等同于周王朝的分封制呢?那么就完全不同了,就能扭转分封宗室的根本问题,也不会对大明产生危害。
“对外分封?”当朱由检彻底听明白了朱慎锥所提出的宗室分封政策后整个人都不好了,脑子里更是震惊万分,一时间呆呆看着对方。
“对!就是对外分封。”朱慎锥道:“当年周王朝分封诸侯,除一小部分是所用自己国土外,大部分诸侯都是外封。比如齐国、楚国、秦国等无不是如此,难道春秋战国时期这三国如此广阔的国土都是来自于周室?您读过史书,当知其中真相。”
朱由检默默点头,朱慎锥说的是对的,不仅是这三国,还有许多国家都是外封的,周王朝建国起初国土面积并不大,除了原本占据的西岐外,也就是打下来的商朝江山了。
就算这样,两边加起来总面积也不过现在的陕西大部再加河南罢了,充其量也就是不到现在的两省之地。而后来周朝的疆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扩大,其中关键不在周王室本身,而在所封的诸侯之功。
这些诸侯当初封的时候大多都是外封,周王室无非仅仅给了个名义,然后指着一个方向告诉诸侯以后某某以东或者某某以北(以南、以西)就是你的封地了,你直接去自己的封地上任吧。
而受封的诸侯就这样领命而去,但他去的地方根本不属于周王朝的势力范围,完全是一片蛮荒之地,到了自己的封地,诸侯不仅要想办法生存下来,用武力去征服当地的土族,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还要想办法开荒生产,增加人口等等,这些做起来可不容易。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诸侯围绕着周王朝的国土四处开花散枝,渐渐壮大。当然也有运气不好的到了封地后还没做出成绩来就被土族打败,甚至身死的。可随着诸侯们几百年的前赴后续,这才有了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版图,也造成了周王朝最终八百年的江山延续。
朱慎锥提出了一个新的分封方式,那就是效仿当年的周王朝进行外封。而这个外封绝对不会动用大明的疆土,而是直接让外封的宗室就此离开大明本土,去海外受封。
至于去哪里?朱慎锥早就想过了,可以让这些人去南海诸国,或者去更南边的澳大利亚。此外还有欧洲已经探明的新大陆,这些都是可去之处。大明眼下没有那么多精力,更没那么强的实力开拓海外,但海外却不能放弃,要知道随着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帷幕拉开,如今西方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的中后期,对于世界的瓜分也已进入了中期阶段,大明目前还有机会和西方抢夺地盘,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等到西方各国瓜分完再介入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朱慎锥今天提及这个可不是什么突然而来的心血来潮,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而目前直接对其他宗室进行海外分封并不合适,毕竟许多高级宗室的小日子依旧过的不错,太平生活过惯了,让他们放弃大明的生活去一个远离大明的海外分封,甚至还要冒未知的危险,这些人绝对是不愿意的。
自己的子嗣不算多,太子暂且不提,在蒙古的两个儿子早就有了安排。另外宋王的去处也有了考虑,剩下的就是贤妃、惠妃和淑妃所出的皇子和公主,他们如今还是娃娃呢,都在吃奶的娃娃当然不可能外封。
反而朱由检的几个皇子倒是不错的选择,反正这几个皇子因为身份的缘故等同于囚徒,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辈子都会在朱慎锥的掌控中生活,最终以这种方式渡过一生。
但现在朱慎锥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机会,那就是受封海外,假如他们愿意的话,可以以皇帝的名义给他们封王,然后丢到海外一地去受封,至于受封后如何,能否在当地立足?又或者是否可以在海外生活好,这就看他们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了,这点朱慎锥就保证不了了。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