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无论怎么摇晃,1900的身影都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相比于一旁马克斯的狼狈,1900就显得优雅多了,观众们也对1900治疗晕船的办法感到好奇。
而当他们知道这个所谓的方法,竟然是放下钢琴的制动,让钢琴随着船舱的摇晃自由滑动时,他们和电影中的马克斯升起了同样的想法:
“你脑子有病吧?”
可下一秒,沐辰就为他们展示了一段精妙绝伦的表演。
在这一段李安杰导演的镜头中,观众们的心绪跟随着那架高速移动的钢琴不断地升起、又落下,升起又落下……
不断摇晃的水晶吊灯、亦或是将撞不撞的大门,伴随着沐辰行云流水般的弹奏,一直不停地冲击着他们的感官,他们的视觉、听觉被不断刺激,明明置身于平地,可他们竟凭空多了几分眩晕感。
仿佛自己也开始了晕船反应。
镜头里,暴雨中的大海愈发喧嚣、似乎在向挑衅的世人展示着他的威严与愤怒,可偏偏,观众们却在1900的带领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和畅快!
那种镜头带来的摇晃感和眩晕感一下子就消失了。
“我们在彩色的地板上滑动,和灯具、摆设擦边而过。”
“我意识到,我们其实是在与大海共舞……”
而影院的观众爆发出第一次酣畅淋漓的笑声,是在钢琴撞碎了那扇五彩斑斓的精致玻璃,被船长罚去铲煤的画面……
菲利克斯·本森一直在用自己的钢笔不停地记录着,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嘴角早就在这一段镜头的叙事里微微上扬,柔和的眼神无一不在透露着:
他喜欢这部电影。
其他的观众也是。
一些人甚至在为自己武断的想法隐隐感到了一丝歉意。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想要呈现给他们的故事,并不如之前渼国的那些媒体所阐述的那般肤浅,他们甚至感觉自己看得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首优美的诗。
这种感觉在剧情不断地推进下逐渐达到了一个未知的高点。
观众们也开始意识到了,1900是一个怎样的音乐天才。
电影里,沐辰的那一双修长的手在琴键上不断跳跃,所有在游轮上的客人都为之倾倒,那神乎其神的琴键演奏也完全征服了观看电影的所有观众。
他们第一次这么直观地领略到沐辰的琴技,那真是让人陶醉的存在。
不仅如此,电影里的1900在即兴演奏这一块几乎无人能及。
他总是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看到不同的人演奏出最适合的音乐。
他们也直观地感受到了1900对于陆地的排斥。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觉得你们路上的人,浪费了很多时间琢磨为什么……”
这一段来自1900的话语,让许许多多的观众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们不知道这一段1900对于陆地的思考,却为后面的选择埋下了伏笔,也为这部电影的基调埋下了伏笔。
可观众们此刻根本来不及思索许多,因为他们很快便被1900与爵士乐的发明者的斗琴场面深深吸引了……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