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
“到底是怎么回事?能说清楚吗?”张信问道。
崇祯马上说起把他叫到宫里的目的: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
原来,随着春季的到来,前线的战事又频繁起来了。
传言,匪首李自成今年可能有大动作,有北犯的倾向。
这是万万不能的。
把作战区域最大限度也控制在小范围内,一直是崇祯的作战目标。
他知道,凡是流寇经过的地方,民众都要受到影响,都会变得对朝廷不忠实起来。
因此,崇祯绝对不会允许流寇北犯,坏了全国一盘棋的计划。
崇祯便让兵部,拟定一个对敌作战计划。
兵部经过研究,作战计划很快出炉。那就是在中原地区,采中优势兵力,组织一场大会战,以推毁李自成的有生力量。
把他压缩在传统交战区,尽量不使他外窜,然后步步合围,以达到在中原全歼敌人的目的。
兵部己拟好了作战计划,只等祟祯审阅后,如没什么意见,便送往作战前线,前线的官兵就可以按计划执行了。
崇祯审核后,认为可行。
但他并没有忽略另一件事,那就是拖欠前线将士军饷的问题。
现在前线的官兵正在闹情绪,这个时候组织大规模的会战,显然不合时宜。
士兵因为欠兵饷事件的影响,大都情绪低落。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大会战,肯定毫无意义。
顶多打成一个双输的局面,不会有好的结果。
为了提高前线士兵作战的积极性,崇祯决定在组织会战的同时,赶快往前线送一批银子,发放军中,以提升士兵的作战热情。
现在钱也到了,虽不是很多,却叫崇祯费了不少的心血。
它是多方筹集的结果。
其中从清云寺地宫里挖出来的,是多渠道来源中,最大的一笔,在这笔财宝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现在这笔钱正在一一装箱,准备送往前钱。
和它同时去前线的,这有兵部制定的那份作战计划。
好不容易凑集到的金银,加上一份作战计刬,这任务可不小。
目的地是两军交战区域,沿途不少地方又多是土匪盘踞的地方,处处是危险。
如何把这两样东西平安交到前线,成为了一大难题。
有人提议组织一支军队护送,这支队伍到前线后,就地参加当地组织的会战,可谓一举两得。
可是现在京都根本没有多余的军队,精税都调往山海关去了,守卫京城的军队,己少到极限。
整个北平,几乎成了空城,一旦有了意外,那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决定,押送财宝的人,化装成商人,秘密前往。
这支队伍全由武艺高强的人组成,以质量代替数量,可以大幅压缩护送的人数。
但这样一个高质量的团队,必须得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带班,否则拿捏不住。
并且把财宝送到前线后,还有另一个安排,那就是留在前线,担任监军的角色。
会战的主力,由多支部队组成,互不隶属。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机关,根本拿捏不住。
这时,崇祯想到了张信,认为无论在哪方面,这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