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炫书吧>都市小说>我是乡镇公务员> 第1091章 夜会刘明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1章 夜会刘明宪(1 / 2)

听完这些话,张华的脑海里突然回忆起一个人的资料来,还包括这个人的档案照片:

刘明宪,男,今年应该是六十一岁,不算胖人,相反还略显瘦削。

高高的颧骨上面两只眼睛很是明亮。

他也是基层走出来的一名干部,在路超远之前曾任北原市市长,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四年,后路超远取代了他接任北原市市长后,他便被调离了北原市,新的去向和工作岗位不明。

在张华的记忆中,刘明宪在位期间,不仅大力主张调整北原市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极力倡导要进一步加强多种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北原市要想实现真正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仅仅依靠单一的经济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北原市的优势,提升全市的综合竞争力。

张华在深入研究后,却意外地察觉到了当时刘明宪所制定的全市发展政策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张华认为这可能与刘明宪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有关。

由于长期接触农业领域,刘明宪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他在工业和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规划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种局限使得刘明宪在制定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工业和其他经济领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在这些方面暴露出明显的不足。

例如,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在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等等。

刘明宪曾主导出台的一项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因未配套完善的科技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补贴机制,许多企业在起步后很快陷入技术瓶颈,最终不了了之。

此外,张华还注意到刘明宪在制定政策时,缺乏一种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战略思维。

他更多地关注眼前的问题和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这可能导致政策的实施效果有限,难以真正推动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这一特点不仅存在于他的身上,以前的张华身上也是有的。

只是从他担任章平县常务副县长之后,他更是积极地加强了这方面的学习。

要在地方上成为一名合格且出色的主官,仅仅对农业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发展政策,并将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大胆探索和创新,闯出一条适合本地的工业与科技发展之路。

张华开始在工作之余研读《工业发展白皮书》,组织县里的干部赴外地工业强市考察,并尝试着在章平县建立科技孵化园,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新动力。

张华来到北原市工作后,对经济发展知识的自我提升更加重视。

他的办公桌上总会摆着几本翻旧的《区域经济发展案例集》和《产业转型前沿研究》,书页间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录着他对北原市未来发展的思考。

张华计划着,新年春节过后,派遣几批北原市的干部外出考察学习。

他亲自拟定考察方案,将考察方向聚焦在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转型等刘明宪时期政策的薄弱环节。

这也是他经常说的:“关于北原市的发展思路,我看我们不能闭门造车,我们要走出去,看看先进地区是如何破解发展难题的,把真经取回来!”

如今刘明宪这位前任市长突然打电话给他,而且还在傍晚时分亲自赶到北原市来,主动约张华吃饭、谈事。

这一下将张华搞懵了。

他不知道与他别说有来往了,两人根本都不认识,甚至连一面都没见过的他怎么会主动邀请自己见面呢?

怀着好奇和疑惑,张华略作思索后说道:“哦,原来是刘老,欢迎您回到北原市!

行,既然是刘老邀请,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炫书吧